年 |
月 |
內容 |
95 |
9 |
建置「館員專區」網路平台。 |
10 |
實施圖書館消防演練與演練防護計畫書。 |
10 |
完成無障礙網頁A級申請。 |
96 |
1 |
整合行政與閱覽統計資料,進行內部控制。 |
2 |
「校外讀者換證系統」上線。 |
3 |
開辦主題書展活動,每年四季策展。 |
4 |
於實驗大樓增設還書箱。 |
4 |
「期刊推薦系統」上線服務。 |
4 |
「討論室預約系統」上線服務。 |
5 |
「公用電腦使用管理系統」啟用。 |
5 |
推出「校友文獻傳遞服務」。 |
5 |
圖書館logo設計。 |
5 |
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圖書館開始合作案。 |
6 |
「圖書薦購系統」上線服務。 |
6 |
於每年端午節開始實施「館舍消毒日」。 |
8 |
舉辦「第29屆醫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研討會」。 |
8 |
統一各類型讀者申請表格。 |
9 |
校外人士入館須年滿十八歲。取消校友辦證保證人制,辦理「借書證」年費1,000元。 |
9 |
建立櫃檯服務SOP。 |
12 |
於每年圖書館週活動進行「讀者滿意度網路調查」。 |
97 |
1 |
設立專職夜間館員。 |
2 |
附設醫院圖書室共用本館自動化系統。 |
2 |
「陽明二手書資訊交流平台」上線。 |
2 |
加入「台灣學術電子書聯盟」電子書採購 |
4 |
「電子資源查詢系統」上線,整合圖書館各系統帳號及密碼。 |
4 |
開始實施館員電話禮貌抽測。 |
6 |
更新蝴蝶門門禁系統,出館刷卡 |
7 |
書庫調整為間隔照明。 |
7 |
「閱覽/借書證申請系統」上線服務。 |
8 |
與台北醫學大學、高雄醫學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簽訂互換借書證合約。 |
8 |
開始建立圖書館學年度行事曆。 |
9 |
「台灣聯大圖書館代借代還」上線。 |
10 |
圖書館人力評估訪談。 |
12 |
「讀者違規記點處理辦法」實施。 |
12 |
行政輪值業務SOP。 |
98 |
3 |
實施3樓北區禁用筆電政策。 |
4 |
「UST離校系統」更新上線 |
5 |
開辦附設醫院圖書「代借代還服務」。 |
6 |
建置館藏查詢網站安全認證(SSL)機制 |
8 |
建置「失物招領系統」。 |
10 |
與蘇碩賓老師合作「臺灣文史札根」基礎圖書建置計畫(教育部經費),擴展中文圖書館藏。 |
11 |
南北通道防火門改善,無障礙與火警自動關閉。 |
99 |
2 |
行政區定時廣播(10點健康操、12點午休、13點上班、15點健康操) |
3 |
建置「教育訓練數位學習」線上影音課程服務。 |
6 |
與劉瑞琪老師合作「藝術理論」圖書建置計畫(國科會經費),擴展該類主題圖書館藏。 |
6 |
與蘇碩賓老師合作「消費、休閒、生活品質與生活風格」圖書建置計畫(國科會經費),擴展該類主題圖書館藏。 |
8 |
高架書庫區裝設感應燈。 |
9 |
新增「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學生館員管理要點」及「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學生館員獎勵要點」。 |
9 |
舊館增設自動排水除濕設施。 |
10 |
圖書備份磁帶送至附醫圖書室異地備援。 |
10 |
加入「北一區教學資源中心」圖書資源服務平台計畫,提供逾16校跨校圖書代借代還及線上申請館際合作證。 |
11 |
訂定「圖書館志工招募及服務辦法」。 |
11 |
裝置流通櫃臺工作鈴。 |
11 |
增設「漫藝專區」。 |
100 |
1 |
館長當選為「八芝連館際合作組織」100年度召集人。 |
1 |
「數位電子看板」服務。 |
2 |
志工正式加入圖書館服務行列。 |
3 |
執行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」,訂定達國內4所醫科大學平均館藏21萬冊目標。 |
3 |
設置「自助借書機」服務。 |
4 |
「QA系統」上線。 |
4 |
裝置「緊急求救系統」。 |
5 |
將讀者密碼整合為校務行政系統密碼(帳號仍為身份證號)。 |
10 |
保障學生權益重新制定「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閱覽規則」及「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館藏借閱規則」。 |
10 |
整合館內使用規範為「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場地使用說明」及「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設備使用說明」。 |
12 |
大門改為自動門。 |
12 |
市醫「文獻傳遞服務申請系統」,提升館員處理時效。 |
12 |
開始借展主題圖書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圖書館。 |
101 |
2 |
本館榮獲本校「100年度行政單位滿意度第一名」。 |
2 |
實施例假日開館環境清潔作業。 |
2 |
增購家用版視聽資料,開放借閱。購買原則為借閱量較大、醫學或醫學人文主題之視聽資料。 |
2 |
實施逾期滯還金長期未繳,停止使用資源權利。 |
2 |
影印室增加裁紙機、大型釘書機及公佈欄。 |
3 |
「ERMG」升級上線,以Ezproxy網頁模式認證。 |
3 |
流通櫃臺中午時段由館員與學生館員共同服務。 |
3 |
訂定「館舍防颱管理作業」、「消防安全管理作業」及「期刊採購作業」內部控制管理程序 |
3 |
「廁所垃圾筒」更換成具有蓋式。 |
4 |
整合「門禁系統」讀取校內外讀者檔資料。 |
5 |
臺灣聯大「學位論文系統」升級上線。 |
5 |
開放職員及學生借閱「公播版視聽資料」。 |
5 |
開辦「實習學生圖書宅配服務」。 |
6 |
提供iPad、ePad「電子書閱讀器借閱服務」。 |
6 |
實施「圖書館榮譽之友」制度。 |
7 |
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簽訂圖書互借協議。 |
8 |
開辦「圖書館藝文展覽」,提供教職員生及相關人員作品展示空間。首展由臺灣聯大中央大學副校長葉永烜教授展出「雲遊四海」油畫展。 |
8 |
增設「互動式電子白板」。 |
8 |
購置「圖書除菌機」,維護閱覽衛生品質。 |
9 |
更新座式檢索區資訊設備(電腦25台、Mac2台及A3掃瞄器2台)及無碟環境建置。 |
9 |
成立「館舍空間改造」任務編組,規劃櫃檯整合、館藏空間、儲藏空間、創新服務空間及辦公室美化等空間改造任務。 |
9 |
開學至期中考前(2-3月,9-10月)週日開館更改為9:00-17:00(原14:00-22:00)。 |
10 |
與臺灣聯大三校共同建置「臺灣聯大一網通All4UST」正式啟用,提供臺灣聯大館藏查詢暨代借服務。 |
10 |
因應個資法實施,換證系統新增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」。 |
12 |
配合校方政策設置「哺集乳室」,12月18日圖書館週頒獎日正式啟用。 |
12 |
更新檢索區「公用電腦管理系統」。 |
12 |
新增臺灣聯合大學系統共購Wiley Current Protocols實驗操作手冊計16種。 |
102 |
1 |
「AirPac(館藏查詢手機板)」(m.library.ym.edu.tw)上線。 |
1 |
中日韓文圖書資料分類法自1月1日起採用「中文圖書分類法2007年版」。 |
2 |
「研究小間管理系統」上線,改以分時段(上午、下午、晚上)預約借用。 |
3 |
修訂「圖書館館藏資料借閱規則」,為提高讀者圖書、期刊與視聽資料之借閱數量,以及預約冊數。 |
3 |
本館榮獲本校「101年度行政單位滿意度第一名」。 |
3 |
與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圖館簽署「合作交流意向書」,並參訪清華大學圖書館、北京大學及醫學部圖書館、國家圖書館。 |
4 |
讀者「有線網路改以帳密認證」(整合同無線網路),解決須以電腦MAC註冊IP問題。 |
6 |
與人社院王文基老師合作申請國科會「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設備計畫」,獲三年補助(102年6月至105年5月)約計新臺幣900萬元。 |
6 |
提供「手機版網頁」服務。 |
6 |
開辦「館員工作問卷調查」。 |
9 |
「期刊採購增刪與議價」教育部邁頂計畫經費將以85%、75%、65%、50%遞減;學校因有多項既定工程,且專案人員人事費等無法依比例刪減,要求各單位預算以73%、60%、50%編列。 |
9 |
實施「學科聯絡館員」窗口。 |
9 |
清華大學圖書館主辦台灣聯大圖書館合辦「新時代圖書館規劃與發展趨勢國際論壇」。 |
10 |
調整「視聽與參考館藏空間」,並整合櫃台於1樓。空間規劃為1樓教授指定用書、交換書、語言學習資料區、視聽資料區,3樓為影音觀賞區、參考書區、輕討論區。 |
10 |
實施「研究小間不上鎖」,教師、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請至本館網頁預約使用。 |
11 |
「圖書館自動化系統」由Millennium升級Sierra系統。 |